水是生命之源,对全国每个人来说,饮用水像空气一样重要,而调查显示我们一向认为纯净的自来水,居然实际合格率只有50%左右,这不能不让人惊骇。在食品安全堪忧的现实语境中,如果连自来水都无法保障起码的安全,真是情何以堪?当然,自来水的准确合格率是否只有50%,尚待权威部门回应。既然住建部2009年对水质进行了检测,何不广告天下,以正视听,难道这也是国家秘密? 自来水的准确合格率虽不明确,但从各地不时曝出的水污染事件中足以看出,我们所饮用的自来水确实不怎么干净。谁玷污了我们的饮用水,谁来保障自来水质的起码安全?公民花钱买水,自来水企业供水,双方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合同关系,企业有责任遵循诚信原则,按质按量保证水质合格。承诺的是好水,供应的却是劣水,这显然已经违背合同,监管部门在哪里? 在国外发达国家,自来水几乎全都可直接饮用,正所谓“自来水管道内流淌的是优质水”,而在国内却找不到直饮水,哪怕是北京四环内也无法保证自来水直饮,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一些地方尚能直饮,但却是昙花一现。如果达不到直饮,起码能保证水质安全吧,而这居然也是奢侈品。 说到水质,不能不提水价。这几年,各地水价上涨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少自来水企业一再抱怨成本攀升,嚷着涨价。既然急咻咻涨价了,为何不能老实地提供安全的自来水?众所周知,我们上缴的水费除了基本水费,还包括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一些地方甚至将垃圾处理费包含在内。试问,水资源费是如何涵养资源的,处理费又是如何处理污水的?老百姓缴纳的水费都是血汗钱,可不能像水一样白花花地流走。 著名水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认为,保证饮用水合格、达标,需要从四方面入手:一、当务之急是在中国多数自来水厂建设活性炭池子,这是深度水处理工艺的关键步骤;视水源状况,有的地方还要上马臭氧技术。二、各级政府要严格检修供水管网,加快更换老管道步伐。三、要制订供水应急预案,假设水源发生大污染,要有一套办法跟上,保证公众的饮用水安全。四、必须要搞第三方水质检测。第三方要客观公正地检测,同时加强检测频率。这种检测数据要及时地向老百姓公布,让百姓参与监督水质。 应该说这些建议都是真知灼见,问题是,无论建设活性炭池子还是检修供水管网,都需要钱,这些钱是企业买单还是政府出资,抑或由老百姓承担?如果做到这些,接下来是不是又该上调水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