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种被称为“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在沈阳浑南新区动工建设。这种污水处理站采用了来自日本的污水处理新技术———MSABP技术(又称生物多级接触氧化法),其最大特点之一是污泥产生量小。12月5日,在浑南新区营城子街道后林新村的该项目开工仪式现场,记者了解到,这种核心装置可以移动的污水处理站,属于浑南新城白塔堡河污水治理工程的组成部分,用于对白塔堡河上游污水的截流治理。 之前,采用这项新技术的公司曾为震后的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提供了一个高度紧凑、高效、节能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用于暂时替代被地震和海啸毁坏的污水处理系统。这是这家公司的MSABP技术首次应用于污水处理。 据了解,采用这项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最小量排放,同时多段槽吸收了排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简化了作业管理,从而实现了维护简便、节能和低成本。试验证明,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通常采用的方法相比,采用MSABP装置,剩余污泥产生量减少78%,用电量削减12%。 这种污水处理站之所以被称为“可移动”,是由于其核心部件———集装箱所在部位,属于可移动、可替换的装置。正常情况下,核心装置稳定运行后,日常维护管理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可使用10年;如果运行效率降低可以换“心”,然后继续使用。有关人士介绍,如果一个地区规划调整后不需要污水处理设施,那么核心装置可以转移到其他地区继续使用。 据了解,在浑南新区,“对付”白塔堡河上游污水的移动式污水处理站不止一座。有关部门在浑南枫林花园、金水湾、营城子、后林新村和华新园,分别建设一座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将于明年5月竣工。将来,白塔堡河污水处理实施二期工程,还计划再建设5座这种移动式污水处理站。 经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净化后的中水,将单独进入属于自己的管线,和雨水分开处理。“十二运”之前,浑南新城将实现100%雨污分流。以后,每滴从天降下来的雨水和处理完的中水都有望被收集起来,注入到区内的景观河中去。 |